浴室柜漆

浴室柜油漆及饰面解决方案

浴室柜表面装饰有光板不做饰面,贴木纹纸,贴PVC饰面纸,PVC吸塑,贴三聚氰胺饰面,贴实木皮等等


光板不做饰面,直接做油漆

有很多浴室柜表面不做饰面处理而直接做油漆,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装修风格选用不同的颜色;从油漆的品质和性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涂装:

PU涂装--可分PU高光和PU哑光两种涂装效果。

PU涂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流行的家具漆,PU漆是所有聚酯涂料的统称,它的成膜方式为自然成膜,无须特殊工艺。

PU涂装在环保性、附着力、密封性、柔韧性以及漆膜透明度等方面,在溶剂型涂料中是最好,是当前应用最广的家具漆。


PU家具漆优点:

1、与其他漆种相比,在相同硬度下,由于氢键的作用,PU漆膜的断裂伸长率最高。

2、兼具保护性和装饰性,可用于高级木器的涂装。

3、漆膜附着力强。漆膜对多种物面均有优良的附着力。

4、漆膜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,耐酸、碱、盐、石油产品。

5、能烘干,也能低温固化。可施工季节长。

6、可与多种成膜物质配合制漆,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制成许多品种

7、综合性能好;硬度好,丰满度好,附着力好,耐久性好,手感好,其光泽均称,光泽表现力强,可以很好地显示木板的纹理和色泽,特别是PU高光涂装更适合高档家具涂装。

浴室柜的油漆工艺一般做5层油漆工艺比较高档,分别是一层封闭漆,起关键防水、防潮作用;一层底漆,增加丰满度;两层底漆,更保障;一层面漆,做效果;二层面漆,做保护,更美观。优点,抗碱防潮,手感好,光泽度强,硬度高,耐黃变,抗老化,最主要环保。

在浴室柜涂装过程中,遇到的问题及其问题的解决方案罗列出来以供参考。


针孔


现象:

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。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。


产生原因:

1.涂料粘度过高,搅拌时间过长,空气进入放不出来。

2.被涂工件表面有没法,水分。

3.喷涂空气压力大,口径小,喷涂距离太远。

4.涂层太厚,溶剂挥发困难。

5.施工现场地温度高,湿度大。

6.板材表面处理不好,多木毛、木刺,填充困难。

7.底层未完全干透,就施工第二遍。


解决方法:

1.涂料粘度调配适当,并入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。

2.工作表面处理干净后再施工。

3.调整空气压力,一般为0.6mpa,掌握好喷涂距离。

4.一次涂层不能太厚,不超过30μm.

5.不要在温度≥35℃和湿度≥90%的时候施工,适当加防潮剂,慢干水(如QU-805)

6、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,然后用QU-3000底得宝封闭;

7、多次施工时,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,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。


发白

现象:

涂膜含有水份或其它液体,涂膜颜色比原来较淡白,涂膜呈现白雾状。


产生原因:

1.施工湿度大,温度高,溶剂挥发快。

2、板材含水率过高,日久水份挥发积留于漆膜中导致发白。

3.涂料或稀料中含有水分。

4.施工中油水分离器出现故障,水分带入漆料中。

5.固化剂、稀释剂不配套。

6.手汗玷污工件。

7、稀料溶解能力不够,使涂料的树脂析出变白。


解决方法:

1.调整施工环境中的温度或湿度,并加入QU-805慢干水。

2.板材施工前要经过干燥处理,控制板材含水率在12%以下。

3.注意选用合格产品涂料。

4.修复油水分离器,避免水分进入涂层。

5.使用指定配套的稀释剂和固化剂;

6.戴布手套作业,将手汗玷污处打磨干净。

7.选用配套稀料。


咬底



现象:

咬底,是指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、溶胀,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,而引发的起皮、揭底现象。


产生原因:

1.底层与面层不配套,如硝基底漆,聚酯面层。

2.底层未干就涂面层涂料。

3.底漆层过厚。底层与面层涂料注意配套使用。

4、前一道涂层固化剂用量不够,交联不充分。


解决方法:

1.选用同一类型的涂料。

2、底层实干后再涂面层涂料。

3.不宜过厚,一次涂层不超过30μm

4.对于严重的咬底现象,需将涂层全部铲除干净,待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类进行涂装。


气泡


现象:

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的细孔现象。有呈针尖状小孔或微小颗粒状


产生原因:

1.被涂物表面有油污、水分。

2.涂料本身耐水性差。

3.木材含水变高,不经干燥处理就施工。

4.稀释剂选用不合理,挥发太快。

5.干燥后放在高温、高湿中太久。

6.涂层过厚,溶剂挥发困难。


解决方法:

1.被涂物表面保持干爽洁净。

2.选用耐水、耐潮涂料。

3.要求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

4.添加慢干水,调整挥发速度。(如QU-805)

5.避免干燥后的涂层放在高温、高湿的位置。


缩孔(跑油)


现象:

缩孔油涡是涂膜表面上出现局部收缩,好象水洒在蜡纸上似的,斑斑点点露出底层的花脸状现象,又叫鱼眼、发笑、油涡等。


产生原因:

1.涂料和稀释剂中有水或有油滴落在涂层表面。

2.被涂物表面有油、蜡、皂类、酸、等其他杂质。

3.空气压力太大,喷枪与工件距离太远。

4.涂料的粘度过高或过低。

5.被涂物表面粗糙不平,打磨不完整。环境被污染或喷涂设备被污染。

6.底层油漆品质不良,或受到污染;


解决方法:

1.处理好油水分离器,防止水分混入其中,或避免油、蜡落在涂层表面。

2.清理被涂物表面。

3.调整空气压力,以及喷枪与工件之间的距离。

4.调配好涂料的粘度。

5.涂装前检查工件打磨程度是否平整、细致切断污源。

6.当发现有油涡现象时,停止操作,处理好作业场所,用水冲干净地面,确认无上述现象再涂装。


桔皮


现象:

涂膜表面不光滑,呈现凹凸的状态如桔子皮样


产生原因:

1、溶剂挥发快,涂料流平不好。

2.涂料自身流平差。

3.喷枪嘴口径大,涂料粘度高。

4.喷涂距离不当,空气压力不足,涂料雾化不好。

5.被涂物表表面不平整,影响涂料流平性。

6.涂料或稀料中吸收有水分。

7.加入固化剂后,放置时间过长才施工。


解决方法:

1.合理选用稀料。

2.调配好涂料粘度。

3.选择合适口径的喷枪,注意油漆配比,注意合理调漆。

4.空气压力及雾化效果适中,调整好喷涂距离。

5.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。

6.剩余涂料或稀料注意密封。

7.加入固化剂调漆后尽快用完。


流挂


现象:

在被涂面上或线角的凹槽处,涂料产生流淌。形成漆膜厚薄不均,严重者如漆幕下垂,轻者如串珠泪痕。


产生原因:

1.流挂涂料粘度低,涂层过厚。

2.喷涂距离太近,喷枪移动速度太慢。

3.喷枪口径太大。

4.喷涂空气压力不均。

5.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,搅拌不均。

6.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。

7.稀释剂过量,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,漆料不能附在物体表面下坠流淌。


产生方法:

1.调配好涂料粘度,涂层厚度一次不能超过30μm.

2.喷涂距离为150-300mm,并适当控制喷枪移动速度。

3.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口径喷枪,一般为1.5-2mm.

4.施工中保持稳定的空气或压力

5.施工中涂料要多次充分搅拌均匀。

6.应保证被涂物表面适当的粗糙度,各层之间应仔细打磨。

7.选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量的稀释剂。


失光


现象:

涂膜成雾状不能获得预期的光泽


产生原因:

1.被涂物表面潮湿或有酸、盐、碱等物质。

2.涂料和稀料中有水分。

3.被涂物表面过于粗糙,对涂料吸收量大,涂层太薄。

4.现场环境湿度大,大于90%,涂层极易发白失光。

5.现场温度太低,干燥太慢,水聚在表层造成失光。

6.空压机中的水分清除不净,混入涂层中产生病变。

7.稀释剂用量过多。

8.油漆加入固化剂后放置时间太长。


产生方法:

1.清理发被涂物表面的杂质、

2.妥善保管好涂料,防止混入水分。

3.注意打磨砂纸的粗细,保证被涂物表面平整。

4.调整室内温度或停止施工要适当加入QU-805慢干水。

5.施工环境温度一般在10°C以上,气温过低时要适当加入Y-21快干水。

6.清除空压机气体中的水分,保养油水分离器。

7.调整施工配比。

8.调好油漆后应尽快在4小时内施工完,过了胶化期的油漆,不可以加稀释剂再用。


开裂


现象:

漆膜表面出现深浅大小各不相同的裂纹,如从裂纹处能见到下层表面,则称为"开裂";如漆膜呈现龟背花纹样的细小裂纹,则称为"龟裂"。


产生原因:

1.底漆与面漆不配套,涂膜受外界作用(机械作用,温度变化等而产生收缩应力,引起漆膜龟裂或开裂)

2.底漆未干透即涂覆(喷、刷、辊涂)面漆干透;或第一层面漆过厚,未经干透又复涂第二层面漆,使两层漆内外伸缩不一致;

3.室内用漆用于室外或金属表面底漆用于木材。

4.木质底材含有松脂未经清除和处理,日久会渗出漆膜,造成司部龟裂

5.涂装前未将油漆充分搅匀;

6.环境恶劣,温差大,漆膜受冷热而伸缩,引起龟裂

7.固化剂加入过多,或者使用错误的固化剂;


解决方法:

1.底漆与面漆应配套,底漆与基材要配套。

2.底层干透后再涂装下道漆;面漆第一层宜稀宜薄,干后再涂第二层;

3.选用合适的涂料品种,尤其是室外漆,要选择耐候性好的涂料。

4.要将水质底材的松脂铲除,用酒精揩干净,并用封闭底漆作封闭处理;

5.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施工,涂装前充分搅拌油漆。

6.底漆与面漆应配套,底漆与基材要配套。


不干或慢干


现象:

涂膜经过一段时间后,仍未干,不硬化,不够硬度,包装后回粘。


产生原因:

1.被涂面含有水分;

2.固化剂加入量太少或忘记加固化剂;

3.使用含水、含醇高的稀释剂;

5.温度过低,湿度太大,未达干燥条件;

6.一次涂膜过厚,或层间间隔时间短。


解决方法:

1.待水分完全干后再喷涂;

2.按比例加固化剂调漆;

3.使用漆强提供的配套稀释剂;

4.在正常室温内喷涂;

6.两次或多次施工,延长层与层之间施工时间,涂面若无法干燥,则应将涂层铲去或用布沾丙酮清洗掉。



welcome购彩平台